水稻病毒病严重威胁水稻生产,其中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RBSDV)、水稻条纹病毒(RSV)和水稻齿叶矮缩病毒(RRSV)是我国水稻上发生最严重的四种病毒, SRBSDV侵染导致的南方水稻…
分类:新闻资讯
公司新闻
PBJ | 中国农科院生物所揭示大丽轮枝菌VdEXG蛋白调控棉花抗黄萎病新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微生物智能设计与合成创新团队与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等单位合作,解析了大丽轮枝菌VdEXG效应蛋白与棉花互作新机制,并创制了高抗黄萎病棉花新种质。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植物学知名期刊《Plan…
PBJ | 北京林大尹伟伦院士/夏新莉教授团队综述植物免疫应答中的PTI-ETI信号协同机制研究进展
在植物的绚烂生命篇章中,隐秘且错综复杂的微观防御战斗不断地展开。这其中,固着生物与它们的微生物对手进行着持续的军备竞赛。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基石,植物已经进化出一系列复杂的防御机制来抵御病原体的无情攻击。植物和环境之间的这…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糖基化
本文内容预览: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是指在蛋白质氨基酸残基上添加或者移除特定的基团,这种修饰可以改变蛋白质的结构、稳定性和生物活性,在调控细胞信号转导、维持细胞功能以及调节细胞间相互作用中扮演重要角色。在前期的几篇公众号推文…
PBJ | 中国农科院作科所与西北农林合作揭示粒重基因TaGW2参与小麦叶锈病抗性的新功能
小麦叶锈病,由真菌病原体Puccinia triticina Erikss.(Pt)引起,对全球小麦生产构成重大威胁。Pt小种分布广泛且进化迅速,使得叶锈病在适宜气候条件下大规模流行,导致30% – 50%的…
Nature Methods | 利用ONT数据进行二倍体物种端粒到端粒组装新方法
长读长测序技术(ONT和PacBio HiFi )的进步加速了从头基因组组装方法的开发。如广泛使用的DipAsm 、hifiasm 、HiCanu 、phasebook 和 Peregrine等基因组组装软件,这使得研究…
Science | 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童红宁课题组破译“复粒稻”多粒簇生之谜
上世纪三十年代起,印度、美国、日本等世界各国的遗传学家陆续报道了一种独特的水稻,英文称之为“clustered-spikelet rice”(意为簇生小穗水稻),中文称之为“复粒稻”或“簇生稻”。与常见的水稻不同,复粒稻…
PBJ | 湖北大学张江教授团队发明了一种扩大植物介导RNAi抗虫谱的新技术
现下,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已成为一种有效的农业害虫防治技术,国内外已经有RNA生物农药成功登记并在田间应用害虫防治。RNAi是以核苷酸互补配对的方式导向害虫靶标基因,从而抑制该基因的表…
植物的“双刃剑”——活性氧
文本内容速览: 一、什么是ROS 地球上富氧的大气决定了多细胞生命形式的进化,许多生物依靠氧气而存活,细胞内时时刻刻发生着与氧气分子(O2)相关的生理过程,这些过程中O2随着电子以及能量的变化,不可避免地产生活性氧(Re…
PBJ | 朱健康院士团队无需组培遗传转化技术再获进展,这次是多肉植物!
基因编辑技术,特别是CRISPR-Cas系统,为植物遗传改良带来了突破,基因编辑工具的有效递送往往是制约基因编辑技术应用的瓶颈。南方科技大学前沿生物技术研究院朱健康院士团队曾经开发的“切-浸-芽”(CDB,cut-d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