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速览: 01 嫁接中的可移动分子 在“植物内部的“飞鸽传书”是如何实现的?”一文中,小远已经给大家分享了一些由嫁接实验证明的可移动分子,包括mRNAs、sRNAs、蛋白质和激素等,对此感兴趣的朋友一定要去阅读噢。…
分类:行业新闻
Developmental Cell | 北京大学刘启昆团队揭示植物再生的“身份密码”
拟南芥再生的“身份密码”:如何用DNA条形码解码植物再生的细胞谱系? 再生是动物和植物共同具有的保守的生物学现象和关键生存策略。相较动物细胞,植物细胞被普遍认为具有更强的全能性。这体现在植物不仅能够通过胚后发育分化形成一…
PBJ | 棉花花药绒毡层的时空调控对雄性不育可逆转换研究
在棉花种植中,雄性不育性是一种重要的农艺特性,用于生产高效的F1杂交种以利用杂种优势。此研究结合了雄性不育基因和除草剂抗性标记基因,实现了雄性不育系的高效筛选。这种可逆雄性不育系统不仅可以与其他雄性不育诱导基因结合使用,…
Nature Communications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苹果芽变的基因组学基础和短枝型变异的遗传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物逆境与高效生产全国重点实验室西北旱区果树发育生物学团队联合国内外多家单位,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题为 Genome sequencing of ‘Fuji’ ap…
Nature | 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牵头揭秘我国小麦品种与人文和环境协同进化的基因组学基础,附院士点评!
小麦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我国是世界第一大小麦生产国和消费国。建国以来,我国小麦育种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育成国审品种3500余个,单产从建国初期的不足100公斤提高到现在的399公斤,有力支撑了国家粮食安全和人民营…
听说无需组培就可以获得基因编辑植株
本文内容速览: 随着基因组学研究不断深入以及基因改造工具的日益成熟,植物基因工程和育种正在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利用基因编辑工具可以实现精确的遗传改良,从而改善作物表型。目前,将基因编辑元件递送到植物细胞中最常见的方法…
PBJ | 利用植物细胞代谢工程高效合成具有重要医用价值的生物碱
羽扇豆的蛋白质作物被培育成积累低水平的抗营养生物碱,忽视了它们作为有价值代谢物来源的潜力。窄叶羽扇豆(NLL)积累大量的工业利用价值的生物碱,称为(-)-sparteine。虽然(-)-sparteine被认为是手性合成…
Nature Commun | 中科院植物所张翠研究组揭示以F-box蛋白为核心的植物腋芽发育调控新通路
作物株型对作物产量有着直接影响,侧枝和果穗等侧生器官由腋生分生组织 (axillary meristem, AM) 激活产生,这在植物株型建成中发挥着关键作用。AM是位于植物叶腋处的一种高度动态和持续活跃的干细胞组织,我…
PBJ | 李家洋院士/余泓团队通过编辑14个基因显著提高稻米抗性淀粉含量为培育兼顾产量与营养健康品质的水稻品种提供实用策略
近年来,伴随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与肥胖等慢性疾病的营养与防控问题日益严峻。抗性淀粉(Resistant Starch,RS)作为新型的膳食纤维,在预防和控制糖尿病、降低血脂、控制体重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生理功能。水稻是我国…
PBJ |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李爱宏研究团队阐明了南方水稻品种蒸煮食味品质的遗传改良规律
近日,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生物育种钟山实验室李爱宏研究团队在权威杂志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在线发表了题为“Genetic improvement of eating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