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小麦幼穗期的小分子RNA测序,发现dcl4突变体中未检测到21-nt phasiRNA,dcl5突变体中未检测到24-nt phasiRNA,而rdr6突变体中只检测到少量的21-nt和24-nt phasiRNA(图3)。这说明在小麦中DCL4和DCL5分别参与了21-nt和24-nt phasiRNA的产生,而RDR6同时参与了二者的产生过程。通过靶基因预测,发现phasiRNA可以靶向编码和非编码RNA。有些phasiRNA的靶基因,功能主要富集在了减数分裂过程,比如微管的移动、核和染色质的甲基化修饰等;而有些靶基因则参与绒毡层的分化,花粉壁的发育,以及孢粉素(小孢子和花粉外壁的主要成分)的代谢过程。

图3.小麦dcl4、dcl5和rdr6突变体中,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和小孢子的产生过程异常,21-nt和24-nt phasiRNA的产生异常。
通过与水稻基因组比较,发现只有约1.47% 21-PHAS位点和4.99的24-PHAS位点能够比对到水稻基因组上。这说明PHAS位点在禾谷类物种中保守性很低。通过与小麦祖先种AA、AABB、DD和BB基因组的比较分析发现,有多于60%的来自各亚基因组上的PHAS位点可以比对到祖先种的基因组上,但它们在小麦的各亚基因组间却具有非常低的保守性,这说明PHAS位点在六倍体小麦合成之前就发生了高度的分化。
山东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李根英博士和李玉莲博士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张荣志博士和张淑娟博士为该文共同第一作者,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的耿帅锋博士作为作者之一,也参入了本研究。该研究由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和山东省泰山青年基金的资助。
文章来源:植物生物技术Pb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