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胡萝卜素与类黄酮色素一样,是水果颜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使水果呈现黄色至红色,而且能提高水果的营养价值。草莓被认为是类胡萝卜素含量较低的水果,目前草莓中调节果实类胡萝卜素组成自然变异的遗传和分子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仍未得到探索。2025年1月22日,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在线发表了题为“Differential expression of CCD4(4B) drives natural variation in fruit carotenoid content in strawberry (Fragaria spp.)”的研究论文,文章中成功鉴定了一个与草莓果实类胡萝卜色素相关的关键基因CCD4(4B),并开发了一种高分辨率熔融(HRM)标记用于区分两种 CCD4(4B) 等位基因。草莓不同种质中不同基因型类中胡萝卜素含量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显示的显著自然差异,为膳食建议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此外,所开发的标记可在育种计划中选择决定类胡萝卜素含量较高的有利等位基因,或促进其从野生近缘植物中的导入,为提高草莓果实的营养价值提供了有效的策略。
在该研究中,作者首先利用黄肉/白肉的分离群体检测到一个主要的数量性状位点(QTL)qYellow Flesh-4B,该位点位于 4B 染色体上,占总表型变异的 82%。在该 QTL 区间,类胡萝卜素裂解二氧酶 CCD4(4B) 启动子上的特定多态性与黄肉、CCD4(4B) 在成熟过程中的下调以及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增加有关。为了进一步研究 CCD4(4B) 在控制草莓黄肉中的作用,作者通过 RT-qPCR 分析了已鉴定多态性与 CCD4(4B) 表达水平之间的联系。
通过在草莓果实中瞬时过表达 CCD4(4B),进一步证实了 CCD4(4B)在类胡萝卜素周转中的作用,这导致黄绿素中的小黄素、叶黄素和玉米黄质浓度下降。CCD4(4B) 的过表达导致果实类胡萝卜素总含量显著减少 45%,证实 CCD4(4B) 参与了草莓果实中类胡萝卜素的转化。所有类胡萝卜素化合物都没有受到 CCD4(4B) 过表达的类似影响。不同植物物种的 CCD4 酶表现出不同的底物特异性和区域选择性,从而产生了多种多样的类胡萝卜素挥发物和色素。


原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pbi.14523
图文来源:植物生物技术Pb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