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接之下,“新物种”能否“破茧而出”?

本文内容速览:

《嫁接之下,“新物种”能否“破茧而出”?》

01
嫁接中的可移动分子

在“植物内部的“飞鸽传书”是如何实现的?”一文中,小远已经给大家分享了一些由嫁接实验证明的可移动分子,包括mRNAs、sRNAs、蛋白质和激素等,对此感兴趣的朋友一定要去阅读噢。近几年又有一些研究发现了嫁接中这些可移动分子的移动规律。

2021年1月,青岛农业大学马渐新课题组在Nature Plants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Unidirectional movement of small RNAs from shoots to roots in interspecific heterografts”的研究论文,作者利用大豆(Glycine max)-菜豆(Phaseolus vulgaris)嫁接系统,鉴定出了100种可移动microRNAs和32种可移动阶段性小干扰RNA(phased small interfering RNAs, phasiRNAs),它们主要在接穗中产生并运输到砧木,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在砧木中积累的水平与在接穗中观察到的水平相近。此外,作者发现sRNAs迁移的丰度和效率高于mRNA,这可能是因为sRNAs与mRNA移动调控机制的差异,并且sRNAs受到更严格的调控,因此sRNAs在功能上可能比mRNA更重要。

《嫁接之下,“新物种”能否“破茧而出”?》

图1 可移动sRNAs和mRNAs在方向性和相对丰度上的差异(Li et al., 2021)。(a)通过illumina RNA-seq和ONT mRNA-seq检测到的可移动的大豆mRNAs(Gm-mRNAs)和菜豆mRNAs(Pv-mRNAs)的数量以及mRNA移动的方向性;(b)热图展示了一个样本中单个可移动mRNAs和sRNAs的每百万计数(c.p.m.)的对数转换值(log2)相较于所有其他样本的相对丰度;(c)通过对数转换值的分布情况展示了转运核糖核酸相对于受体组织中各自累积的核糖核酸(包括转运而来的和本地产生的)丰度的情况。

2023年5月,中国农业大学吴婷课题组在Horticultural Plant Journal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Characteristics of long-distance mobile mRNAs from shoot to root in grafted plant species”的研究论文。作者在不同的嫁接体系中(拟南芥、葡萄、黄瓜、甜瓜、烟草、苹果、梨、大豆和菜豆)鉴定出了数千种长距离移动的mRNAs,重点关注了从茎到根的mRNA运输,但在这9种植物中未能发现共有的移动mRNA,说明长距离运输的mRNA具有嫁接系统以及物种特异性。在草本植物嫁接系统中,只找到一个共有的移动mRNA为叶绿素a/b结合蛋白(Chlorophyll a/b binding protein 1, CAB1),抑制CAB1在拟南芥中的表达会影响植物生长。随后,作者通过分析移动mRNA的序列发现了几个富集的基序,除豆科植物外,非特异mRNA群体基序可归纳为4种(UGAUGA、CAACAA、UGCUGCU和 GAAGAA)。进一步对拟南芥、葡萄、梨、黄瓜和甜瓜的tRNA-like结构(TLS)进行分析,发现其在不同物种中的分布情况差异较大,在草本和木本植物的共有基因中TLS不是必需的,可能是根据具体情况影响移动mRNA的特异性。最后,还对嫁接植物的RNA结合蛋白分析并分类,其在草本、木本及近缘种中保守,这种保守性可能影响mRNA转运及遗传关系。

嫁接中涉及的可移动分子根据其自身性质、植物的需求以及所处的具体部位等因素,既会参与长距离运输以协调植物整体的生长发育,也会进行短距离运输来实现局部细胞间的沟通和协调(图2)。关于长距离运输和短距离运输的相关知识小远已经在“追光植物背后的故事(一)”为大家讲解过啦,大家快去看看吧。

《嫁接之下,“新物种”能否“破茧而出”?》

图2 嫁接植物接穗与砧木间分子信号传输示意图(Wang et al., 2017)。(a)在嫁接部位通过胞间连丝进行的DNA水平转移;(b)sRNAs穿过嫁接结合部移动到远处组织,并作为沉默信号发挥作用;(c)mRNA分子的长距离运输;(d)激素信号在接穗与砧木的相互作用中起着重要作用。不同颜色代表来自不同组织的分子,蓝色代表来自接穗的分子,紫色代表来自砧木的分子。三角形表示嫁接植物的嫁接结合部。箭头表示这些分子可双向运输。

02
嫁接愈合分子机制

在前面的内容中,小远给大家介绍了一些嫁接中的可移动分子,那这些可移动分子和嫁接愈合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关联呢?实际上,嫁接愈合与嫁接分子移动两者的关系十分紧密。嫁接愈合是嫁接分子移动的前提,只有嫁接处伤口愈合、维管组织重新连接且细胞间建立连通性,才能给嫁接分子移动提供通道。嫁接分子移动又对嫁接愈合起到了促进作用,比如说,它能够为嫁接处愈合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还可以传递那些对愈合过程起着调控作用的信号分子以及大分子等,从而推动嫁接愈合的进程。既然说到这儿了,小远还想接着给大家介绍一下会影响嫁接愈合的因素,毕竟了解了这些,大家对嫁接这事就能理解得更透彻啦。

转录因子
2024年1月,瑞典农业科学大学Charles Melnyk课题组在Molecular Plant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Plant grafting: Molecular mechanisms and applications”的研究论文,作者综述了拟南芥嫁接形成过程中涉及的分子因素。嫁接会依次经历组织粘连(嫁接后1-2天)、愈伤组织形成(2-3天)以及维管组织重新连接(韧皮部重新连接发生在嫁接后3-4天,木质部重新连接发生在嫁接后6-7天)等过程。在组织粘连阶段,WOX13会诱导GH9B3PLLEXP的表达。此外,细胞壁损伤和生长素会诱导包括HCA2TMO6ANACsERF115在内的转录因子。这些转录因子作用于CEL3的上游,有助于细胞分裂和维管形成层的激活,从而促使愈伤组织形成以填补接穗和砧木之间的空隙。在愈伤组织形成阶段,PXY与WOX4和WOX14共同诱导形成层增殖。在维管组织重新连接阶段,这些细胞会在诸如NEN4和NAC020等因子的作用下分化为韧皮部,在包括VND7和CESA4等因子的作用下分化为木质部。

《嫁接之下,“新物种”能否“破茧而出”?》

图3 拟南芥嫁接愈合过程中涉及的分子因素(Feng et al., 2024)。
2024年1月,瑞典农业科学大学Charles Melnyk课题组在Nature Plants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A conserved graft formation process in Norway spruce and Arabidopsis identifies the PAT gene family as central regulators of wound healing”的研究论文,揭示了幼嫩组织嫁接是确保远缘物种嫁接的有效手段,并且鉴定到了一个在裸子植物和真双子叶植物中保守的嫁接愈合调控机制,即PAT基因家族作为核心调控因子,促进嫁接愈合和组织再生。

为了探索云杉嫁接形成的转录调控,作者通过WGCNA加权相关网络分析,挑选了在接穗和砧木中特异性表达差异,而在完整植株中表达无差异的模块生成基因调控网络,其中PaPAT1-likePaWIP4-likePaMYB4-likePaLRP1-likePaMYB123-like这5个转录因子显著上调,充当了调控网络的枢纽(图4a-b)。然后,作者发现拟南芥同源基因LRP1MYB4PAT1也在拟南芥嫁接过程中被诱导表达,这表明拟南芥和云杉之间存在广泛保守的调控反应(图4c)。由于PAT1基因家族能促进根尖再生,因此作者构建了拟南芥愈伤组织PAT1过表达株系和pat1突变体。发现,AtPAT1OE在叶柄损伤部位愈伤组织形成增加,而pat1pat1scl5pat1scl5scl21系愈伤组织形成明显受损。与野生型相比,scl5在愈伤组织形成方面表现出轻微缺陷,而scl21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图4d-f)。随后为了研究云杉PaPAT1-like是否具有与拟南芥PAT1相似的功能,作者克隆了PaPAT1-like基因,在拟南芥中建立了PaPAT1-like过表达株系,发现与野生型相比,PaPAT1-likeOE增加了叶柄切端的愈伤组织面积(图4g),并且pat1scl5scl5scl21pat1scl21pat1scl5scl21的嫁接贴合率都降低了(图4h)。在CFDA介导的韧皮部重连实验中,PAT1突变体表现出中度到强烈的韧皮部重连抑制(图4i)。此外作者还发现PaPAT1-likeOE可以部分修复pat1scl5scl5scl21双突变体的嫁接贴合率缺陷(图4j)。

《嫁接之下,“新物种”能否“破茧而出”?》

图4 PAT1相关基因促进植物愈合(Feng et al., 2024)。(a)嫁接愈合过程中正调控转录因子的热图;(b)基于嫁接激活的转录因子基因调控网络得出的前五个核心转录因子的调控关联图;(c)欧洲云杉(Picea abies)和拟南芥(Arabidopsis)在嫁接形成过程中PaPAT1-likeAtPAT1的表达情况;(d)野生型、AtPAT1OEpat1scl5突变体、pat1scl5scl21突变体叶柄切端形成愈伤组织的情况;(e)野生型、AtPAT1OEpat1scl5突变体、pat1scl5scl21突变体叶柄外植体的愈伤组织面积;(f)野生型、pat1scl5scl21scl5scl21叶柄外植体的愈伤组织面积;(g)野生型、PaPAT1-likeOE的叶柄切端形成愈伤组织的图像及定量分析;(h、i)同株嫁接的野生型、AtPAT1OEpat1scl5scl21pat1scl5scl5scl21pat1scl21pat1scl5scl21的嫁接贴合率(h)和韧皮部重连率(i);(j)在pat1scl5scl5scl21中转化了PaPAT1-like的嫁接贴合率。

激素
2024年2月,南京农业大学孙锦课题组在Horticulture Research 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IAA-miR164a-NAC100L1 module mediates symbiotic incompatibility of cucumber/pumpkin grafted seedlings through regulating callose deposition”的研究论文。作者发现IAA通过负调控Cm-miR164a的表达来实现对CmNAC100L1的正调控,并且CmNAC100L1与CmCalS1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了不亲和组合中CmCalS1的酶活性,促使嫁接口处大量胼胝质沉积,从而导致共生不亲和反应。

《嫁接之下,“新物种”能否“破茧而出”?》

图5 由生长素调控的黄瓜/南瓜嫁接苗共生不亲和反应的分子调控途径(Yuan et al., 2024)。 
2024年11月,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尚庆茂课题组在Horticultural Plant Journal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Spatio-temporal dynamics of phytohormones in the tomato graft healing process”的研究论文。作者通过分析番茄嫁接愈合进程嫁接接合部砧木、接穗中IAA、CTK、JA、SA、ABA、GA等内源激素含量,发现在番茄嫁接愈合进程中内源激素在嫁接接合部砧木端、接穗端呈现不对称性分布,并且随嫁接愈合内源激素分布逐渐趋于一致。具体来说,番茄嫁接愈合早期,即维管束重构重连前,IAA、cZ、ABA、JA、SA在嫁接接合部接穗端积累,tZ、ACC则在嫁接接合部砧木端积累,MEIAA、ICAld和IP愈合后期呈积累态势。作者揭示了番茄嫁接愈合进程内源激素时空动力学特征,证实嫁接接合部内源激素砧穗不对称分布与互作是嫁接愈合的原动力之一,可为深入了解番茄嫁接愈合机制提供参考。

《嫁接之下,“新物种”能否“破茧而出”?》 《嫁接之下,“新物种”能否“破茧而出”?》

图6 番茄嫁接愈合过程中的激素动力学(Duan et al., 2024)。(A)通过K均值聚类法对样本进行聚类。CK:完整节间切片;D:嫁接口下方的节间切片;U:嫁接口上方的节间切片;(B)四个聚类中的平均激素水平。颜色越深,表示含量越高;(C)每种激素的动态轨迹。圆形、三角形和方形的颜色代表激素含量(颜色越深,含量越高)。

2021年7月,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于贤昌课题组联合青岛农业大学张忠华课题组在Horticulture Research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Sugars promote graft union development in the heterograft cucumber onto pumpkin”的研究论文。作者发现糖水平、糖代谢酶活性及糖响应基因表达在嫁接愈合过程中的接穗和砧木中均有显著变化,因此推测,糖可能参与了黄瓜-南瓜嫁接接口愈合过程。

《嫁接之下,“新物种”能否“破茧而出”?》

图7 嫁接愈合过程中糖响应基因的表达模式、糖含量和糖代谢酶活性情况(Miao et al., 2021)。(a) 与糖响应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ApL3STP1DIN6)的基因表达热图;(b)嫁接后0、1、3、6、9天,接穗和砧木下胚轴在嫁接结合处的葡萄糖、果糖、蔗糖、水苏糖、棉子糖、淀粉的含量;(c)嫁接后0、1、3、6、9天,接穗和砧木下胚轴在嫁接结合处的蔗糖代谢酶、棉子糖系列寡糖(RFO)代谢酶、淀粉代谢酶的酶活性。
为了探究糖分水平在嫁接愈合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作者在嫁接后向接穗喷施了外源葡萄糖溶液,发现无论是在正常幼苗还是黄化幼苗中,接穗和砧木的韧皮部重新连接都不受外源糖分的影响。与未添加糖分的嫁接黄化组织相比,添加0.5%葡萄糖可使木质部连接提前1天实现,而对于正常组织而言,添加外源糖分与未添加糖分处理相比,并无显著变化。此外,在嫁接愈合期间施加外源葡萄糖显著促进了接穗的生长(图8)。结果表明,适宜的糖分水平不仅对嫁接结合部的形成是必要的,而且对嫁接植物在愈合期间的生长也至关重要。

《嫁接之下,“新物种”能否“破茧而出”?》

图8 糖水平对嫁接愈合的影响(Miao et al., 2021)。(a)嫁接后4天,施加和未施加外源葡萄糖的黄瓜/南瓜以及黄化黄瓜/南瓜的表型;(b)在嫁接13天后测定嫁接效率;(c)在嫁接13天后测定生物量;(d)韧皮部连接和木质部连接情况。WT/P:正常黄瓜嫁接到南瓜上;WT/P+S:在0.5%葡萄糖处理下正常黄瓜嫁接到南瓜上;ES/P:黄化黄瓜嫁接到南瓜上;ES/P+S:在0.5%葡萄糖处理下黄化黄瓜嫁接到南瓜上。

03
嫁接的应用

基于嫁接愈合以及嫁接能够促使这些分子发生移动的相关原理,不少科研人员已经把它巧妙地运用到了实际的科学研究中了。

嫁接实现水平基因转移创造新物种

2014年6月,德国马普分子植物生理所Ralph Bock课题组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Horizontal genome transfer as an asexual path to the formation of new species”的研究论文,作者通过嫁接的方法使两种烟草的核基因组在细胞之间转移,不仅产生了新的烟草品种,而且新品种可以通过有性繁殖后代。通过嫁接介导的基因组转移产生新的异源多倍体物种的可能性为作物改良提供了一种新工具,在水平基因组转移的基础上进行嫁接和筛选,可以帮人们创造出更高产更优良的新作物。

为了探究嫁接是否能够实现核DNA的转移,作者培育了两种携带不同选择标记基因的转基因烟草,Nicotiana tabacum携带卡那霉素抗性基因,Nicotiana glauca携带潮霉素抗性基因(图9a)。将两种烟草嫁接,在细胞融合发生之后,切下嫁接部位,并对其进行卡那霉素和潮霉素抗性的双重筛选(图9b)。发现培养基中长出了许多具有双重抗性的小苗(NGT)(图9c)。通过PCR检测,在三个双重抗性的独立株系中,分别检测到了两种抗性基因的表达,初步表明在嫁接部位发生了核基因的转移(图9d)。对双重抗性烟草的表型进行了比较,发现与野生型幼苗相比,NGT幼苗的细胞比嫁接前的烟草细胞更大(图9e),并且发现NGT幼苗的生长迟缓,叶片绿色色素沉着增强(图9f)。

《嫁接之下,“新物种”能否“破茧而出”?》

图9 两种烟草植物的嫁接及双抗新烟草的筛选与鉴定(Fuentes et al., 2014)。(a)用于嫁接和筛选的两种烟草品系中转基因位点示意图;(b)嫁接茎段区域示意图、嫁接部位的切片(水平线所示)以及基因转移的筛选过程,培养皿被分成三部分,左半部分的两个区域分别放置来自两种嫁接植株的叶片和茎段切片,右半部分放置嫁接部位的切片;(c)在含有两种抗生素的培养基上筛选对卡那霉素和潮霉素均有抗性的愈伤组织。白色箭头指向绿色的抗性组织;(d)用野生型烟草(Nt-wt)、两种嫁接植株(Nt-kan:yfp, Nt-hyg)以及三种独立产生的NGT品系进行PCR检测;(e)通过显微镜对YFP荧光进行分析;(f)NGT株系植株的表型。

嫁接实现可遗传的无转基因基因组编辑

2023年1月,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Friedrich Kragler课题组在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Heritable transgene-free genome editing in plants by grafting of wild-type shoots to transgenic donor rootstocks”的研究论文。作者通过设计Cas9和gRNA与类tRNA的融合序列,将Cas9和gRNA从转基因砧木转移到了野生型接穗,实现了拟南芥和芸薹的可遗传基因编辑,移动的基因编辑系统能够在子一代产生非转基因植株,省略了转基因消除、恢复和选择的复杂过程。关于这篇文章的具体介绍小远已经在“听说无需组培就可以获得基因编辑植株”为大家详细讲解过了,这里就不多说咯。

小远叨叨
嫁接作为一种植物繁殖和改良的重要技术手段,近年来研究发现其过程中可以发生 mRNAs、sRNAs等的移动现象。对于那些目前尚未建立起完善的遗传转化体系的植物品种而言,传统的基因功能研究方法往往难以有效实施。而通过嫁接促使 mRNA 移动的方式,或许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极具潜力的途径来研究这些植物品种的基因功能。在本篇文章中,小远为大家介绍了嫁接中可移动分子的一些移动规律,还有嫁接愈合的分子机制,最后还给大家列举了嫁接在基因功能研究以及育种中的应用,通过这些介绍,想必大家对嫁接这项技术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希望这些内容能够为大家在相关研究工作中提供一点点的思路启发,助力大家在科研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References:
Li S, Wang X, Xu W, et al. Unidirectional movement of small RNAs from shoots to roots in interspecific heterografts[J]. Nature Plants, 2021, 7(1): 50-59.
Wang J, Jiang L, Wu R. Plant grafting: how genetic exchange promotes vascular reconnection[J]. New Phytologist, 2017, 214(1): 56-65.
Feng M, Zhang A, Nguyen V, et al. A conserved graft formation process in Norway spruce and Arabidopsis identifies the PAT gene family as central regulators of wound healing[J]. Nature Plants, 2024, 10(1): 53-65.
Feng M, Augstein F, Kareem A, et al. Plant grafting: Molecular mechanisms and applications[J]. Molecular Plant, 2024, 17(1): 75-91.
Duan Y, Zhang F, Meng X, et al. Spatio-temporal dynamics of phytohormones in the tomato graft healing process[J]. Horticultural Plant Journal, 2024, 10(6): 1362-1370.
Fuentes I, Stegemann S, Golczyk H, et al. Horizontal genome transfer as an asexual path to the formation of new species[J]. Nature, 2014, 511(7508): 232-235.
Yuan M, Jin T, Wu J, et al. IAA-miR164a-NAC100L1 module mediates symbiotic incompatibility of cucumber/pumpkin grafted seedlings through regulating callose deposition[J]. Horticulture Research, 2024, 11(2): uhad287.
Miao L, Li Q, Sun T, et al. Sugars promote graft union development in the heterograft of cucumber onto pumpkin[J]. Horticulture Research, 2021, 8.
Fu M, Xu Z, Ma H,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long-distance mobile mRNAs from shoot to root in grafted plant species[J]. Horticultural Plant Journal, 2024, 10(1): 25-37.
Yang L, Machin F, Wang S, et al. Heritable transgene-free genome editing in plants by grafting of wild-type shoots to transgenic donor rootstocks[J]. Nature Biotechnology, 2023, 41(7): 958-967.
图文来源:伯远生物公众号
《嫁接之下,“新物种”能否“破茧而出”?》
点赞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