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 | 爱尔兰马铃薯晚疫病大饥荒以来致病疫霉毒力基因和宿主抗性基因分子进化机制特征解析

《NC | 爱尔兰马铃薯晚疫病大饥荒以来致病疫霉毒力基因和宿主抗性基因分子进化机制特征解析》

疫霉是一种主要的卵菌植物病原体,引起马铃薯晚疫病,导致1845-1852年爱尔兰马铃薯饥荒.
近日,来自美国北卡州立大学昆虫学和植物病理学学系的Jean Beagle Ristaino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研究成果“Evolution of Phytophthora infestans on its potato host since the Irish potato famine”,该研究揭示了在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作用下,饥荒以来病原菌毒力基因和宿主抗性基因发生了显著变化.
《NC | 爱尔兰马铃薯晚疫病大饥荒以来致病疫霉毒力基因和宿主抗性基因分子进化机制特征解析》
图1 样品处理的图像大纲.
首先,作者利用靶向富集测序,同时对1845-1954年植物标本室感染茄属植物的宿主R基因(可识别RXLR效应蛋白)和病原体效应子进行测序,同时分析和记录病原体对抗性基因部署的变化,此外调查自爱尔兰饥荒以来R基因和RXLR基因丰度的时间变化,最后评估采样期间R基因和RXLR效应基因的进化和多样性(图1).
《NC | 爱尔兰马铃薯晚疫病大饥荒以来致病疫霉毒力基因和宿主抗性基因分子进化机制特征解析》
《NC | 爱尔兰马铃薯晚疫病大饥荒以来致病疫霉毒力基因和宿主抗性基因分子进化机制特征解析》
图2 Avr1R1的氨基酸序列
历史上的FAM-1谱系(导致饥荒的感染疟原虫的克隆系,在20世纪30-50年代被US-1系取代)具有毒性的Avr1等位基因,并在育种者应用于马铃薯之前破坏R1抗性基因的能力.测序结果表明,所有样品中,无论宿主R1基因的变异如何,都显示出相同的Avr1序列(图2),这表明R1对效应体Avr1的选择不足.FAM-1和US-1谱系的所有样品都具有可被R1识别的AL毒性抗性断裂等位基因(图2A).
《NC | 爱尔兰马铃薯晚疫病大饥荒以来致病疫霉毒力基因和宿主抗性基因分子进化机制特征解析》
图3 疫霉菌1306参考基因组中所有诱饵RXLR位点的覆盖率.

历史致病疫霉的RXLR基因组显示出总体稳定性,直到US-1谱系出现(在1948年的样品组中),此时观察到许多附加效应子的基因组扩增(图3)
《NC | 爱尔兰马铃薯晚疫病大饥荒以来致病疫霉毒力基因和宿主抗性基因分子进化机制特征解析》
图4马铃薯SolTub3.0参考基因组中所有诱饵R位点的覆盖率

对于FAM-1谱系,平均发现664个覆盖效应子,相比之下,US-1谱系平均发现675个覆盖效应子.茄属宿主R基因组中的覆盖范围随着时间的推移似乎更易变化,不同基因座之间的趋势不太明显,这反映了马铃薯随着时间推移的不同育种努力(图4).
《NC | 爱尔兰马铃薯晚疫病大饥荒以来致病疫霉毒力基因和宿主抗性基因分子进化机制特征解析》
图5 按照样品收集的时间45分类的所有RXLR基因的选择统计的小提琴图.

同时对每个采样期间的样本群组进行核苷酸多样性统计:饥荒期(1845-1852)、饥荒后期(1853-1883)、世纪之交(1884-1924)、植物育种期(1925-1954)以及总体(图5).RXLR基因在植物育种期的成对差异数量、核苷酸多样性和分离位点数量均高于早期.Tajima的D在整个采样期间(所有四个时代)的RXLR基因组始终为阴性,表明数据集中存在大量罕见的罕见多态性.这可能是由于出现瓶颈期后种群规模的扩张,或对RXLR基因组的正向选择.R基因组的Tajima D在饥荒后时期最低,表明在该时期存在负选择压力(图5B).
综上:作者利用植物标本上的效应基因和R基因的定向测序,研究了1845-1954年间马铃薯与病原菌的联合进化.目前相关的效应物历史上存在于病原菌中,但与现代参考基因组相比,具有替代等位基因.历史上的FAM-1谱系具有有毒的Avr1等位基因,并且能够在育种者将R1抗性基因应用于马铃薯之前破坏R1抗性基因.FAM-1谱系是二倍体,但后来出现了三倍体US-1谱系.在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作用下,饥荒以来病原菌毒力基因和宿主抗性基因发生了显著变化.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4-50749-4

文章来源:植物生物技术Pbj

《NC | 爱尔兰马铃薯晚疫病大饥荒以来致病疫霉毒力基因和宿主抗性基因分子进化机制特征解析》

点赞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