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变无奇,聚合分离——相分离

本文内容速览:

《相变无奇,聚合分离——相分离》

什么是相分离?

细胞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其中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不同的生理生化过程。这些过程是如何在细胞内有条不紊的进行,同时又不会相互干扰的呢?这是我们经常关注的问题。实际上,细胞内划分成了不同的区域,形成了不同的亚细胞结构——细胞器,将各种反应划分开来,从而保证各反应不会相互干扰的同时还能有效提高反应效率。我们所熟知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等,这些细胞器都是被膜结构所包裹,但是还有一些细胞间室并没有被细胞膜所包裹,例如细胞核中的核仁及PML body(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蛋白小体)等,细胞质中的P body(细胞质加工小体)及Germ granule(生殖颗粒)等(Banani et al., 2017)。这些细胞间室没有膜结构将其与外界分开,由于关注的较少,这些无膜细胞器的形成过程以及理化性质一直不太清楚。

《相变无奇,聚合分离——相分离》

图1 真核细胞的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中各种凝聚体的示意图(Banani et al., 2017)。

早在1898年,Montgomery等人就发现了细胞中的核仁是一种比较致密的液态无膜基质,但是作者并没有对其如何形成做出解释(Montgomery and Tho, 1898)。早期这种类似核仁的无膜细胞间室被称之为细胞体、核体、无膜细胞器等。2009年,Hyman等人提出细胞内通过“相分离(Phase separation”的方式聚集细胞内的特定分子,形成了没有膜包裹的细胞间室(Brangwynne et al., 2009)。相分离这个概念听起来像是物理学的名词,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这里我们介绍一种现象——乳化,乳化是指一种液相分散在另外一个不溶的液相内,形成大量的小液滴(Ravera et al., 2021),最常见的乳化现象是将油和水混合后形成的浑浊体系。有意思的是,细胞内部也是一种液体环境,在一些条件下也会形成如Brangwynne等人观察到的P body的液滴。在2017年,Banani等人将这种通过相分离形成的细胞间室称为“分子生物凝聚体”或简称为“凝聚体”,其主要包括蛋白质、核酸以及细胞内的其他分子成分(Banani et al., 2017),这个专业名词很好地描述了各种分子在空间上相互聚集从而形成无膜结构的过程。

《相变无奇,聚合分离——相分离》

图2 秀丽隐杆线虫单细胞胚胎中相分离形成的P body(黄色荧光标记)(Brangwynne et al., 2009)。

目前研究最多的相分离为液-液相分离(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on, LLPS,相变后大分子有两种形态,一种是低浓度可溶的,另一种是高浓度的液相凝聚体。溶质相和液滴相可以相互转化,表明这是一种高度动态和可逆的过程(Xu et al., 2021)。正常情况下,凝聚体保持一种液相状态,但在某些情况下,液态的凝聚体可能会出现向类固态的转变,而这种转变通常是不可逆的(Emenecker et al., 2021; Xu et al., 2021)。早期这种转变被认为是一种病理性的特征,例如淀粉样纤维的形成发生在阿尔茨海默病中(Murray et al., 2017),但后来发现这种凝聚体的类固态的转变可能对于细胞来说是有利的(Woodruff et al., 2018)。在此处我们就不着重讨论这个过程,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己了解一下哦!

相分离发生的条件

分子在液体中可以混溶,直到达到其溶解度的极限,一旦超过这个极限就有可能发生相分离(Banani et al., 2017)。从本质上说,大分子的溶解度——即它们相分离时的浓度是由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大分子与水之间的相互作用之间的平衡决定的(Kumaraswamy, 2017)。简单来说,在一个溶液系统中,当大分子的浓度低于某一个临界值时,这个体系无论处于什么样的温度、pH条件下都不会发生相分离。当大分子浓度高于这个临界值时,在合适的温度、pH条件下就能发生相分离。为了更直观的理解这一过程,以双相系统为例,体系中的溶质可以简单理解为蛋白质,而溶剂可以理解为周围的缓冲液,温度、pH等条件理解为这个函数的控制参数(Emenecker et al., 2021)。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种简单的状态,比如溶质中可能不止含有蛋白质等分子,以及外界条件也比这里描述的要更为复杂,但是这个相图还是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去理解这一过程。

《相变无奇,聚合分离——相分离》

图3 简化的体外液-液相分离(LLPS)相图(Emenecker et al., 2021)。x轴表示蛋白质浓度,y轴表示温度、pH等条件。在固定温度下(图中水平线表示),随着蛋白质浓度从相对较低的浓度(c1)增加到较高的浓度(高于c2的浓度),蛋白质将从均匀分布在整个系统(白色的单相状态)到存在于两相状态(蓝色)。在两相体系中,贫蛋白稀相和富蛋白稀相共存(1-2)。随着总蛋白浓度超过c2,额外的蛋白将被招募到系统的密相中,导致密相体积增加,稀相体积相应减少(2-3)。密相(c3)和稀相(c2)中的蛋白浓度保持不变。随着总蛋白浓度的进一步增加,当总蛋白浓度仍处于两相状态时,系统在能量上更有利于发生反转转变,此时液滴以多数密集相(3-4)的形式存在。最后,随着蛋白浓度的进一步增加,系统将退出两相状态,超过密集的相浓度(c3),从而再次均匀分布在单相状态。一旦再次进入单相状态,总浓度可以继续增加,并超过在密相液滴内观察到的浓度(5)。

 

前面提到,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发生相分离的关键因素,那么具体到底需要什么条件才能够相分离呢?之前我们对于分子之间互作的认知主要集中在强的、特定的互作,但是对于较弱的、非特定的互作并没有过多的关注。实际上,考虑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之间的耦合,以及多价促进相分离的能力对于理解多价生物分子是十分重要的(Semenov and Rubinstein, 1998; Banani et al., 2017),这也是相分离发生的分子基础。例如蛋白质与RNA等多价分子包含许多模块,可以促进与多个伙伴的分子间和分子内相互作用,这是它们相分离和形成凝聚体不可或缺的一个特征(Harmon et al., 2017)。在支架与客户蛋白理论中,支架分子是相分离的驱动分子,而在相分离形成液滴后参与到液滴当中的则被称为是客户蛋白(Banani et al., 2017; Posey et al., 2018),这个过程与水结冰时需要凝结核是类似的。

《相变无奇,聚合分离——相分离》

Nature Reviews Molecular Cell Biology 18, 285 (2017). doi:10.1038/nrm.2017.7

图4 支架与客户分子理论中的凝聚体模型(Banani et al., 2017)。构成凝聚体支架的多价分子包含多个互补模块(蓝色和黄色),这使支架组装后形成相分离结构。(a)客户分子的相互作用模块与支架分子互补,通过结合支架中的一部分自由位点而被招募到结构中。含有黄色模块的客户分子可以通过结合未被支架-支架相互作用占据的蓝色支架位点被招募到体内。(b)含有蓝色模块的客户分子可以通过结合未被支架-支架相互作用所占据的黄色支架位点被招募到体内。(c)除了招募结合较弱的分子之外,支架分子还能结合多价的客户分子形成更强的结合。

相分离的蛋白质通常包含多价串联结构域、低复杂度结构域(LCDs)、内部无序区域(IDRs)、类朊病毒样结构域(PrLDs)或RNA结合域(RBDs),通常发生相分离的蛋白包含其中一种结构域,但是有时也会同时有多种(Banani et al., 2017; Emenecker et al., 2020; Emenecker et al., 2021; Liu et al., 2023)。包含这些结构域的蛋白中内部无序蛋白(IDPs)约占真核蛋白质组的三分之一。从酵母到植物、动物和人类的许多研究表明,IDPs具有特别高的相分离倾向(Xu et al., 2021)。IDRs的一个共同特征是它们包含低复杂度序列区域(LCRs),LCRs由限制性氨基酸组成,包括串联重复序列(TRs),如聚天冬酰胺(polyN)和聚谷氨酰胺(polyQ)(Toretsky and Wright, 2014; van der Lee et al., 2014)。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分子伴侣(Gu et al., 2020)和蛋白翻译后修饰(Luo et al., 2021)对相分离有着调控作用,可能起着开关相分离的作用。

相分离会影响什么?

相分离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动物以及真菌中,例如在真菌的细胞分裂以及人类疾病中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及癌症等过程中相分离起着重要作用(Zhang et al., 2015; Zhang et al., 2020)。虽然在植物中相分离的研究还相对较少,但是有许多研究已经表明相分离对于植物也有着重要意义(Liu et al., 2023)。在此处伯小远就着重给大家介绍植物中相分离的作用!

01
光合作用中的相分离

2017年,斯坦福大学Martin C. Jonikas课题组在Cell上发表了题为“The Eukaryotic CO2-Concentrating Organelle Is Liquid-like and Exhibits Dynamic Reorganization”的研究论文,作者发现在单细胞藻类衣藻中,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晶体状态的蛋白核基质(蛋白核是一种非膜结合的蛋白质结构,包含一个含有二氧化碳固定酶Rubisco的基质)实际上是一种类似液体的状态,并且由小的液体球体融合而成较大的液体球体。通过荧光漂白后恢复实验(Fluorescence redistribution after photobleaching,FRAP)检测发现,蛋白核基质中的具有TRs的支架蛋白EPYC1在未漂白的区域信号逐渐减少,而漂白区域的信号逐渐增多,这说明蛋白核基质有类液体的行为。此外Rubisco小亚基1(RBCS1)和Rubisco活化酶(RCA1)在FRAP检测时也表现出与EPYC1类似的现象,表明蛋白核基质确实倾向于液体,并且可以进行LLPS。此外这种分离是由带负电荷的Rubisco和带正电荷的EPYC1之间的弱多价结合驱动的。这种相变可以使Rubisco从细胞基质到蛋白核基质的重新定位,从而增强对CO2的固定能力以应对环境条件的波动。

《相变无奇,聚合分离——相分离》

图5 单细胞藻类衣藻的细胞分离以及蛋白核结构模型图(Freeman Rosenzweig et al., 2017)。红色部分表示二氧化碳固定酶Rubisco以及与其互作的EPYC1和RAC1形成的基质,黄色与绿色的整体结构表示蛋白核。整个整体在细胞内呈现液体的状态,可以进行LLPS。

《相变无奇,聚合分离——相分离》

图6 通过FRAP观察蛋白核基质中各组分蛋白的动态过程(Freeman Rosenzweig et al., 2017)。(A-B)分别表示通过FRAP观察Venus标记的RBCS1在活细胞以及固定细胞蛋白核基质中的动态过程,灰白图中灰色表示被漂白的区域,白色表示未被漂白的区域,不同的颜色表示荧光强度的强弱。(C-D)虚线框选择的区域表示在A图和B图中漂白前和漂白后的荧光图。(E-F)通过曲线图分别表示在A图和B图中荧光强度的变化,结果显示在活细胞中,RBCS1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从未漂白区域向漂白区域扩散,表明蛋白核基质呈现出一种液态的特征。(G)显示了在活细胞中EPYC1、RAC1以及RBCS1和固定细胞中RBCS1的平均荧光强度恢复情况,表明活细胞中的蛋白核基质组分可以随着时间慢慢恢复,而固定细胞中的蛋白核基质组分不能恢复。(H)分别表示RBCS1、RAC1以及EPYC1在漂白后的荧光恢复速率。(I-J)与A图和B图中一样的流程检测RAC1和EPYC1在漂白之后的荧光强度变化。

02
激素信号传导中的相分离

2019年,华盛顿大学Lucia C. Strader课题组在Molecular Cell上发表了题为“Nucleo-cytoplasmic Partitioning of ARF Proteins Controls Auxin Responses in Arabidopsis thaliana”的研究论文。作者发现在拟南芥中,生长素响应因子ARF19具有细胞核和细胞质的不同定位,进一步探究发现ARF19具有LLPS的结构域,并且可以通过LLPS影响ARF19的定位,从而通过核-质的不同定位调控生长素响应过程。

《相变无奇,聚合分离——相分离》

图7 ARF在拟南芥中不同组织细胞中的定位(Powers et al., 2019)。在生长素不敏感的细胞中,ARF蛋白定位于细胞质中的凝聚体。ARF蛋白的组装形成受PB1结构域和MR结构域中的IDR驱动。相反,ARF蛋白在生长活跃、生长素高度敏感的组织(如根尖)中定位于细胞核。这种不同的定位反应着LLPS对于植物激素信号通路的调控。

《相变无奇,聚合分离——相分离》

图8 ARF蛋白的结构域分析、蛋白定位以及FRAP实验观察LLPS的动态过程(Powers et al., 2019)。(A)通过对ARF蛋白进行预测发现,MR(蛋白的中间区域)结构域偏向无序并且具有IDR(PLD)特征,说明ARF蛋白可能进行LLPS。(B)通过亚细胞定位观察发现,在原生质体中ARF19定位在凝聚体中,并且IDR序列的关键位点变化会导致ARF19的定位发生变化,说明ARF19的定位可能受到LLPS的调控。(C-D)通过FRAP实验观察发现,漂白区域的荧光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慢慢恢复到一定程度(低于原始水平),这说明ARF19通过LLPS形成凝聚体具有一种类似液体的状态。(E)在根细胞中观察到ARF19从核向质中凝聚体的转移,然后慢慢融合形成大的凝聚体。

03
转录后调控中的相分离

2020年,加利福尼亚大学林辰涛课题组及福建农林大学王琴课题组合作在Nature Plants上发表题为“A photoregulatory mechanism of the circadian clock in Arabidopsis”的研究论文。作者发现在拟南芥中,隐花色素2(Cryptochrome 2,CRY2)具有LLPS的结构域,可以通过感知蓝光调节与MTA等客户蛋白之间的互作,从而发生LLPS。这种调节可以将m6A修饰酶富集到凝聚体中,从而促进光照时拟南芥中的mRNA甲基化。

《相变无奇,聚合分离——相分离》

图9 植物细胞CRY LLPS介导的m6A修饰假设模型(Wang et al., 2021)。在蓝光下,CRY经过LLPS形成凝聚体,并与MTA、MTB和FIP37相互作用。该凝聚体可以调控mRNA的甲基化修饰,从而保证mRNA的稳定,最终未被降解的mRNA可以正常翻译成蛋白质并调节下游通路。

《相变无奇,聚合分离——相分离》

图10 CRY2在细胞中发生LLPS的实验验证(Wang et al., 2021)。(A)通过两种不同的预测(VL3和VLS2B)发现CRY2具有IDR序列(CCE),可以与MTA非特异性结合。此外PHR结构域也可以与MTA结合,这种多价的结合暗示着LLPS发生的可能性。(B)通过荧光标记发现CRY2通过LLPS融合形成大的凝聚体,说明了凝聚体具有类似液体的特征。(C)通过FRAP实验发现,漂白过的荧光会随着时间慢慢恢复,进一步说明了CRY2发生了LLPS。(D)在受到蓝光照射时,CRY2经过LLPS形成了液滴状的凝聚体,而感光区域突变后CRY2不能发生LLPS呈现弥散的状态。

04
非生物胁迫中的相分离

植物在面对如冷胁迫、热胁迫、渗透胁迫、营养胁迫以及DNA损伤等复杂的外界压力时,会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最近的研究显示相分离与这些胁迫也有关联。种子在休眠情况下可以应对外界的极端环境,但是种子一旦萌发就对外界环境胁迫高度敏感,所以正确的发芽时机对于植物十分重要。2021年,斯坦福卡内基科学研究所Seung Y. Rhee课题组在Cell上发表了题为“A prion-like protein regulator of seed germination undergoes hydration-dependent phase separation”的研究论文,研究发现FLOE1是种子中具有IDR的蛋白质,外界的不同水分条件可以调节FLOE1的LLPS。这种调控行为可以帮助种子感受外界水分条件,选择合适的时机萌发,从而避免发芽后条件不适宜导致植物死亡。

《相变无奇,聚合分离——相分离》

图11 FLOE1通过LLPS识别外界水分条件从而调控种子萌发过程示意图(Dorone et al., 2021)。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条件,这对于植物的生长的来说至关重要,FLOE1具有发生LLPS的多个结构域,可以感知外界水分条件的情况进而发生LLPS,在水分较少时抑制种子的萌发,在水分充足时促进种子的萌发。

《相变无奇,聚合分离——相分离》

图12 FLOE1能够在种子中发生LLPS,并且这个过程是可逆的(Dorone et al., 2021)。(A)FLOE1具有发生LLPS所需的IDR(DS和PrLD)。(B-C)胚根中,荧光标记FLOE1发生LLPS的过程观察,在水分充足时FLOE1通过LLPS形成凝聚体,而在水分不充足时不形成,这说明FLOE1可能是植物感受水分的传感器。(D-E)FLOE1发生LLPS的关键结构域QPS的关键氨基酸的突变(Y-S)会导致LLPS异常,并且FRAP实验证明正常的QPS结构可以保证荧光漂白后恢复,恢复时间与QPS中酪氨酸数量正相关。(F)体外实验证明FLOE1在试管中可以凝聚成大液滴,说明其具有形成凝聚体的潜力。(G)FLOE1的LLPS行为是可逆的,这可以通过水分的多少来实现。

05
生物胁迫中的相分离

2020年,杜克大学董欣年课题组在Cell上发表了题为“Formation of NPR1 Condensates Promotes Cell Survival during the Plant Immune Respons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NPR1具有多个LLPS结构域,其中RDR3是关键IDR。NPR1在SA作用下形成NPR1凝聚体(Salicylic acid-induced NPR1 condensates, SINCs)。SINCs富含应激响应蛋白,包括NB-NLR类蛋白受体、氧化和DNA损伤响应蛋白、泛素化相关蛋白等。进一步研究发现,SINC可以招募客户蛋白CUL3形成复合体,进而泛素化降解EDS1等ETI重要调节因子,从而在ETI反应中促进细胞存活。

《相变无奇,聚合分离——相分离》

图13 NPR1在细胞内LLPS形成凝聚体(SINC)(Zavaliev et al., 2020)。在ETI过程中,感染的细胞通过病原体效应因子激活NB-LRR,并通过激活下游通路如EDS1/PAD4等启动细胞死亡程序。同时,SA的增加导致NPR1在S55/59位点去磷酸化,释放NPR1单体进入细胞核。NPR1在细胞核内的SUMOylation不仅是其转录辅助因子活性所必需的,而且还能促进其被NPR3/4-CRL3复合体降解,从而消除其对ETI的抑制作用。在邻近的细胞中,由于病原体载量低,ETI变得不必要,通过SA介导的核NPR1的激活,诱导SAR基因的转录,包括SINC成分,并在细胞质中形成SINCs,隔离和降解参与细胞死亡的蛋白质,细胞生存程序成为主导。

《相变无奇,聚合分离——相分离》

图14 NPR1在SA的诱导下进行LLPS,并且作为支架蛋白招募客户蛋白CUL3(Zavaliev et al., 2020)。(A)预测到NPR1具有LLPS的结构域RDR。(B)NPR1可以细胞核以及质中发生LLPS,而RDR3的缺失导致NPR1不能发生LLPS,说明RDR3是LLPS的关键结构域。(C-D)NPR1 LLPS的发生受到SA浓度以及作用时长的影响。当NPR1的SUMO化修饰位点突变时,在较低浓度下NPR1就可以发生LLPS,说明细胞质中的NPR1发生LLPS需要一定的浓度。(E-F)CUL3能与NPR1互作,并且这需要RDR3序列的存在。这说明CUL3是NPR1发生LLPS时形成的凝聚体中的客户蛋白。

上面分享的文献介绍了LLPS在植物中的部分作用,除了上面列举的作用之外,LLPS还在植物光信号感知、蛋白质分选、花粉壁的形成、开花以及干细胞的发育等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行了解一下哦!尽管几个研究的方向不同,但是在LLPS的研究部分还是有一些相似的地方,接下来就让伯小远来给大家总结一下针对LLPS研究的实验思路:

《相变无奇,聚合分离——相分离》

小远叨叨

本篇文章到此就告一段落,小远这次给大家介绍了LLPS在植物光合作用、激素信号传导、转录后调控、非生物胁迫以及生物胁迫几个方面的作用,从微观上来看相分离形成的凝聚体建立了一个分区的微环境,可以保护或储存大分子,提高局部浓度,加速生化反应。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相分离或许可以通过一种类似开关的方式在不同的条件下快速的开和关。细心的小伙伴可以发现相分离在植物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拟南芥,其他植物上相分离研究还相对较少,但是这并不代表相分离在植物中并不重要,近年来相分离的研究热度不断上升,这恰恰说明了相分离的重要性。虽然目前的相分离研究还需要不断地完善,但是相分离对于理解细胞内的无膜细胞器还是是十分重要的。目前相分离的研究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如何确定观察到的结构确实是活细胞中的凝聚体,细胞内不同凝聚体之间是如何区分开的以及不同的凝聚体大小是由什么调控的,这些问题都值得去探讨。由于篇幅有限,对相分离的介绍就到此为止啦,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不妨深入思考一下,说不定CNS在向你招手哦!

References:

Banani SF, Lee HO et al. Biomolecular condensates: organizers of cellular biochemistry. Nat Rev Mol Cell Biol, 2017, 18: 285-298.

Brangwynne CP, Eckmann CR et al. Germline P granules are liquid droplets that localize by controlled dissolution/condensation. Science, 2009, 324: 1729-1732.

Dorone Y, Boeynaems S et al. A prion-like protein regulator of seed germination undergoes hydration-dependent phase separation. Cell, 2021, 184: 4284-4298.e4227.

Emenecker RJ, Holehouse AS et al. Emerging Roles for Phase Separation in Plants. Dev Cell, 2020, 55: 69-83.

Emenecker RJ, Holehouse AS et al. Biological Phase Separation and Biomolecular Condensates in Plants. Annu Rev Plant Biol, 2021, 72: 17-46.

Freeman Rosenzweig ES, Xu B et al. The Eukaryotic CO(2)-Concentrating Organelle Is Liquid-like and Exhibits Dynamic Reorganization. Cell, 2017, 171: 148-162.e119.

Gu J, Liu Z et al. Hsp40 proteins phase separate to chaperone the assembly and maintenance of membraneless organelles.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20, 117: 31123-31133.

Harmon TS, Holehouse AS et al. Intrinsically disordered linkers determine the interplay between phase separation and gelation in multivalent proteins. Elife, 2017, 6.

Kumaraswamy G. Thermodynamics of high polymer solutions. Resonance, 2017, 22: 415-426.

Liu Q, Liu W et al. 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on in plants: Advances and perspectives from model species to crops. Plant Commun, 2023,  100663.

Luo YY, Wu JJ et al. Regulation of 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on with focus on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 Chem Commun (Camb), 2021, 57: 13275-13287.

Montgomery J, Tho SH. Comparative cytological studies, with especial regard to the morphology of the nucleolus. J Morphol, 1898, 15: 265-582.

Murray DT, Kato M et al. Structure of FUS Protein Fibrils and Its Relevance to Self-Assembly and Phase Separation of Low-Complexity Domains. Cell, 2017, 171: 615-627.e616.

Posey AE, Holehouse AS et al. Phase Separation of Intrinsically Disordered Proteins. Methods Enzymol, 2018, 611: 1-30.

Powers SK, Holehouse AS et al. Nucleo-cytoplasmic Partitioning of ARF Proteins Controls Auxin Responses in Arabidopsis thalianaMol Cell, 2019, 76: 177-190.e175.

Ravera F, Dziza K et al. Emulsification and emulsion stability: The role of the interfacial properties. Adv Colloid Interface Sci, 2021, 288: 102344.

Semenov AN, Rubinstein M. Thermoreversible Gelation in Solutions of Associative Polymers. 1. Statics. Macromolecules, 1998, 31: 1373-1385.

Toretsky JA, Wright PE. Assemblages: functional units formed by cellular phase separation. J Cell Biol, 2014, 206: 579-588.

van der Lee R, Lang B et al. Intrinsically disordered segments affect protein half-life in the cell and during evolution. Cell Rep, 2014, 8: 1832-1844.

Wang X, Jiang B et al. A photoregulatory mechanism of the circadian clock in ArabidopsisNat Plants, 2021, 7: 1397-1408.

Woodruff JB, Hyman AA et al. Organization and Function of Non-dynamic Biomolecular Condensates. Trends Biochem Sci, 2018, 43: 81-94.

Xu X, Zheng C et al. Phase separation in plants: New insights into cellular compartmentalization. J Integr Plant Biol, 2021, 63: 1835-1855.

Zavaliev R, Mohan R et al. Formation of NPR1 Condensates Promotes Cell Survival during the Plant Immune Response. Cell, 2020, 182: 1093-1108.e1018.

Zhang H, Elbaum-Garfinkle S et al. RNA Controls PolyQ Protein Phase Transitions. Mol Cell, 2015, 60: 220-230.

Zhang H, Ji X et al. 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on in biology: mechanisms,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and human diseases. Sci China Life Sci, 2020, 63: 953-985.

《相变无奇,聚合分离——相分离》

点赞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