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改良与诱导型启动子和组织特异性启动子更配

本文内容速览:

《作物改良与诱导型启动子和组织特异性启动子更配》

外源DNA序列通过连接到特定启动子的载体上从而在植物宿主中表达,启动子类型的选择决定基因的表达时间和部位。目前在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广泛应用的主要是一些组成型的强启动子,比如CaMV 35S启动子和玉米Ubiquitin-1启动子,然而在利用这些启动子诱导目的基因转化水稻等作物来改良作物的品质时,往往会由于目的基因表达的时间(发育阶段特异性)或空间(组织器官特异性)不能很好地控制而导致改良效果不明显,或者由于这些组成型启动子诱导基因表达量太高而对植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这些都是目前利用组成型强启动子结合功能基因来改良作物品质时遇到的障碍。鉴于此,伯小远收集了一些关于利用诱导型启动子组织特异性启动子在改良作物品质方面的应用案例。

1、诱导型启动子
诱导型启动子,它是指在诱导条件刺激下能大幅度快速调控转录活性的启动子。当植物发育到特定阶段或在特定的生长环境与组织器官中接收诱导信号时,此类型启动子可以快速调控目的基因表达,同样也可以在胁迫信号消失时停止目的基因的表达。

1.1逆境诱导型启动子

作物抗性的提高和产量的提高往往难以兼顾,在不损失作物产量的前提下提高其抗逆性是一个长期性的挑战。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干旱灾害频发严重制约了粮食的生产。通过合理的基因工程手段将优异的基因资源导入栽培品种中来保障作物在逆境条件下的产量是未来作物育种的重要方向。

2020年在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上发表的一篇题为“Expression of the CCCH-tandem zinc finger protein gene OsTZF5 under a stress inducible promoter mitigates the effect of drought stress on rice grain yield under field conditions”的研究论文,本研究利用逆境诱导型启动子OsNAC6调控水稻CCCH串联锌指蛋白OsTZF5在干旱条件下的表达,避开了组成型表达OsTZF5对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最终在两个商业化水稻品种a中实现了干旱条件下的产量提升。

文章的整体实验与思路如下:

《作物改良与诱导型启动子和组织特异性启动子更配》

文章的一些主要结果:

《作物改良与诱导型启动子和组织特异性启动子更配》

图1 OsTZF5的表达谱(Selvaraj et al., 2020)。(a)OsTZF5在不同应激和激素处理下的表达谱。将水培2周的水稻植株分别用ABA(10µM)、脱水、NaCl(250µM)、低温、H2O2(10µM)和H2O进行处理。每个处理的时间都标注在图片的最上面。(b)基于RNA凝胶印迹分析的OsTZF5在不同水稻组织中的表达谱。对于器官特异性表达,从苗期的根、茎基、幼叶、抽穗前(PBH)的幼叶、成熟叶和抽穗后的穗(PAH)中提取总RNA。(c-h)POsTZF5:GUS载体在水稻幼苗和不同组织中GUS活性的组织化学分析:(c)2周龄幼苗,(d)成熟叶片,(e)叶节,(f)节间纵剖面,(g)抽穗前穗和(h)抽穗后穗。(i)脱水和ABA(10μM)处理下转基因水稻POsTZF5:GUS植株的组织化学活性。

《作物改良与诱导型启动子和组织特异性启动子更配》

图2在MDSE-2013使用雨棚的实验中,POsNAC6:OsTZF5在Curinga植物中表达提高了水稻产量(Selvaraj et al., 2020)。(a)干旱胁迫期AquaPro土壤水分剖面。线条表示四种不同深度(20、40、60和80厘米)的土壤湿度。箭头表示干旱胁迫的调度和采样时间。(b)开花时间的变化。(c)穗长。(d)Curinga转基因品系单株籽粒产量(SPY)。(e)图片显示在MDSE试验中获得的单株谷物产量。

1.2核盘菌诱导型启动子

油菜(Brassica napus)是世界上主要的油料作物,不仅可以为人类提供植物油,还可以为动物提供食用饲料。然而,油菜的生长一直受到菌核病(Sclerotinia stem rot, SSR)的威胁。菌核病是油菜的第一大病害,每年导致我国油菜产量损失10-20%。然而现有的油菜品种及其近缘种中缺乏有效抗源,导致油菜抗菌核病常规育种进展缓慢。

利用已鉴定的防御基因进行SSR抗性基因工程是一种很有前途的SSR控制策略。然而,防御基因的过表达可能导致植物生长缺陷(Ning et al., 2017)。因此,由核盘菌诱导启动子精确调控防御基因的表达,是培育抗SSR、产量稳定的甘蓝型油菜品种的最佳策略。

2022年发表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上的一篇题为 “The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inducible promoter pBnGH17D7 in Brassica napus: isol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host-induced gene silencing”的研究论文中,作者在甘蓝型油菜中鉴定和克隆了核盘菌诱导型启动子pBnGH17D7,发现该启动子的活性受到转录因子BnTGA7的调控,并将pBnGH17D7应用于油菜抗菌核病转基因育种。

文章的整体实验与思路如下:

《作物改良与诱导型启动子和组织特异性启动子更配》

文章的一些主要结果:

《作物改良与诱导型启动子和组织特异性启动子更配》

图3 BnGH17在甘蓝型油菜中的表达模式(Lin et al., 2022)。(A)通过转录组测序确定,在核盘菌感染后,油菜中诱导表达最强烈的基因(Wu et al., 2016a)。FPKM,每千个碱基转录物的片段数/百万个片段;Hpi,接种后数小时。(B)eFP(电子荧光象形图)查看器显示了基于在线转录组平台BnTIR(http://yanglab.hzau.edu.cn/BnTIR)的BnGH17(BnaC01g21880D)的组织表达模式。红色表示转录积累水平较高,黄色表示转录积累水平较低。TPM,每百万次映射读取的转录数。(C)qRT-PCR分析揭示了BnGH17在不同胁迫条件下的表达规律,包括非生物胁迫(PEG、冷、热、NaCl处理;绿色条);激素处理[水杨酸(SA)、脱落酸(ABA)、茉莉酸甲酯(MeJA)和乙烯利(ETH)]和H2O2处理(橙色条)。BnUBC9(BnaC08g12720D)作为内参基因。

《作物改良与诱导型启动子和组织特异性启动子更配》

图4 pBnGH17在转基因拟南芥(T2)中的缺失分析(Lin et al., 2022)。(A)pBnGH17 5′缺失示意图。FLP,全长启动子。D1-D7,7个缺失启动子。pBnGH17中假定的顺式作用元件用不同的形状和颜色表示。所有位置都相对于起始密码子ATG进行表示。(B)接种核盘菌24h后携带pBnGH17缺失启动子的转基因拟南芥的组织化学GUS染色。(C-H)正常生长条件下不同组织中pBnGH17D7::GUS载体的组织化学GUS染色:(C)10日龄种子,(D)莲座叶,(E)成熟根,(F)花序,(G)发育中的种子,(H)茎。比例尺=5mm。

《作物改良与诱导型启动子和组织特异性启动子更配》

图5 BnTGA7直接与pBnGH17结合并激活pBnGH17(Lin et al., 2022)。(A)酵母单杂交检测BnTGA3/BnTGA7与pBnGH17D7的结合活性。阳性对照,p53HIS2和pGAD-Rec2-53。阴性对照,pHIS2和pGAD-Rec2-53。(B)在本氏烟草叶片中进行BnTGA3/BnTGA7与pBnGH17D7相互作用的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将对照的LUC/REN值设为1进行校准。(C)重组BnTGA7蛋白与pBnGH17D7的TGACG基序特异性结合的EMSA实验。下划线表示TGACG基序序列,星号表示TGACG基序中突变的碱基。GST、GST-BnTGA7、标记探针、标记突变体探针和200倍未标记探针存在(+)或不存在(-)。(D)用核盘菌接种24h后,对含有突变启动子片段pBnGH17D7-Mut::GUS的两个独立转基因拟南芥株系(T1)进行组织化学GUS染色。在pBnGH17D7-Mut中,TGACG基序突变为AGGGG。阴性对照为Col-0(WT)。携带pBnGH17D7::GUS基因融合的转基因植株为阳性对照。

《作物改良与诱导型启动子和组织特异性启动子更配》

图6 提出的模型表明,BnTGA7在核盘菌感染时调节BnGH17启动子(pBnGH17)的活性(Lin et al., 2022)。BnTGA7直接结合pBnGH17的TGACG基序,在核盘菌感染下激活BnGH17的特异性表达。

2、组织特异性启动子

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的定位表达,可以降低植物负担,减轻对其他性状的不利影响,而且还可以提高目标基因在特定部分的表达量,增强转基因的效果。因此,组织特异性启动子的开发和应用也是科学家们比较重视的方向。

2.1根特异性启动子

氮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养分,也是限制作物生产力的主要因素。限制氮素有效利用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植物从施用的肥料中获取氮素能力较弱。因此,开发有效地吸收和利用氮素的作物一直是农业研究的长期目标。

2008年发表在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上的一篇题为“Genetic engineering of improved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in rice by the tissue-specific expression of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的研究论文中作者为了开发氮高效植物,通过水稻组织特异性启动子(OsAnt1)驱动的大麦AlaAT(丙氨酸转氨酶)cDNA,对水稻进行基因工程设计。在氮素供应充足的情况下,与对照植株相比,这一改良显著提高了水稻的生物量和产量。与此同时,转基因水稻植株的关键代谢产物和总氮含量也发生了显著变化,表明氮素吸收效率提高。开发更有效地吸收和利用氮的作物不仅可以提高氮肥的利用效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还会产生显著的环境效益。

文章的整体实验与思路如下:

《作物改良与诱导型启动子和组织特异性启动子更配》

文章的一些主要结果:

《作物改良与诱导型启动子和组织特异性启动子更配》

图7 OsAnt1/AlaAT转基因水稻与对照植株的比较(a-c)(Shrawat et al., 2008)。转基因植株(AGR-1/7)在以铵为氮源的水培液中分蘖数多,生长旺盛(a)。在水培液中转基因植株的根系比对照植株更茂盛、更细、分枝更多(b,c)。

《作物改良与诱导型启动子和组织特异性启动子更配》

图8 β-葡萄糖核酸酶(GUS)在7日龄OsAnt1/gus转基因株系根系中的表达模式(a-f)(Shrawat et al., 2008)。(a)三个独立的OsAnt1/gus转基因株系与对照植株的比较,在转基因植株的初生根中检测到强烈的GUS表达。对照植株根部未检测到GUS基因的表达。(b)转基因植株的初代根横切面显示GUS在表皮细胞层中高表达。(c)转基因植株叶片维管组织中检测到微弱的GUS表达。(d)叶片横切面(e)和纵切面(f)显示GUS在维管组织中表达。对照植株叶片纵切面未检测到GUS表达(g)。

2.2绿色组织特异性启动子

水稻纹枯病是继稻瘟病之后的第二大破坏性病害,会导致粮食产量和品质下降,该病害是由担子菌坏死营养真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引起的。该病原体主要以土壤水传播,宿主范围广泛,可感染三十多个科以上的植物(Gangopadhyay and Chakraborty, 1982)。由于纹枯病无法从栽培或野生水稻品种中识别遗传来源,因此,引入防御相关基因的转基因品种可能是减少纹枯病造成产量损失最有效的策略。

迄今为止,为产生具有更强抗纹枯病的转基因水稻,采用了不同的遗传策略,这些策略涉及到致病相关(PR)蛋白或植物防御素基因的组成表达以及CaMV 35S或泛素启动子控制下的非特异性脂质转移蛋白(ns-LTPs)的表达。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转基因组成性表达引起的代谢负荷,降低纹枯病感染的有效性,诱导靶基因在感染部位的表达是非常可取的。

2013年发表在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上的一篇题为“Rice oxalate oxidase gene driven by green tissue-specific promoter increases tolerance to sheath blight pathogen (Rhizoctonia solani) in transgenic rice”的研究论文,该文章为了研究纹枯病的抗性,作者报道了以绿色组织特异性方式过表达水稻草酸氧化酶4(Osoxo4)基因的转基因水稻株系,该基因分解了R.solani(立枯丝核病菌)分泌的发病因子草酸(OA)。通过组织化学分析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显示,转基因植株的草酸氧化酶(OxO)活性高于非转基因对照植株。转基因水稻叶片对外源OA的耐受性优于对照水稻叶片。病原菌侵染后转基因植株中其它防御相关基因的表达量会升高。更重要的是,转基因植物对R.solani的持久抗性显著增强。Osoxo4在水稻中的过表达没有表现出任何有害的表型和农艺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稻OxO可以有效地用于植物遗传改良,以抵抗纹枯病,并可能抵抗其他由坏死性真菌引起的疾病,特别是那些分泌OA的病原菌造成的的病害。

文章的整体实验与思路如下:

《作物改良与诱导型启动子和组织特异性启动子更配》

文章的一些主要结果:

《作物改良与诱导型启动子和组织特异性启动子更配》

图9(i)PD540启动子构建用于组织特异性检测(Molla et al., 2013)。(ii)水稻草酸氧化酶4(Osoxo4)基因用于构建Osoxo4过表达系。(iii)用PD540:gus载体转化的水稻植株不同部位的组织化学β-葡萄糖苷酸酶基因(GUS)染色,仅在绿色组织部位为蓝色染色,表明PD540启动子具有绿色组织特异性。(A)成熟花序。(B)根。(C)幼穗。(D)鞘的横截面(TS)。(E)叶片的横截面。(F)叶舌和叶子。(G)成熟种子。(H)叶片纵剖面(LS)。

《作物改良与诱导型启动子和组织特异性启动子更配》

图10 (A)离体叶片生物测定表明,与野生型(WT)相比,转基因品系(PON-1、PON-4、PON-5和PON-16)的感染缓冲层减少。这些值显示为每行10株植物的平均值。(B)部分受感染叶片的体视显微镜放大图,显示感染垫(用黑色箭头表示)。(C)在离体叶片生物测定中,转基因叶片(PON-1、PON-4、PON-5、PON-16)相对WT损伤形成层减少的代表性图像(Molla et al., 2013)。

小远叨叨
本篇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小远这一次主要为大家介绍了诱导型启动子与组织特异性启动子在作物遗传改良中的应用,分别列举了逆境诱导型启动子、核盘菌诱导启动子、根特异性启动子以及绿色组织特异性启动子这4个启动子在作物抵御干旱胁迫、抵抗核盘菌侵害、提高氮的吸收与利用效率以及抵抗纹枯病方面且不损害作物产量中的应用,其实在作物的遗传改良中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些其它的诱导型或组织特异性启动子,有的科学家甚至自己设计合成特定的启动子用于作物的遗传改良,这些案例都是有的,但是篇幅有限,小远没办法一一向大家展示,这里就抛砖引玉,为大家做个小小的铺垫,后面的路就靠大家自己了。

References:

Lin L, Fan J, Li P, et al. The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inducible promoter pBnGH17D7 in Brassica napus: isol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host-induced gene silencing[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2022, 73(19): 6663-6677.

Molla K A, Karmakar S, Chanda P K, et al. Rice oxalate oxidase gene driven by green tissue‐specific promoter increases tolerance to sheath blight pathogen (Rhizoctonia solani) in transgenic rice[J]. 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 2013, 14(9): 910-922.

Ning Y, Liu W, Wang G L. Balancing immunity and yield in crop plants[J]. Trends in plant science, 2017, 22(12): 1069-1079.

Selvaraj M G, Jan A, Ishizaki T, et al. Expression of the CCCH‐tandem zinc finger protein gene OsTZF5 under a stress‐inducible promoter mitigates the effect of drought stress on rice grain yield under field conditions[J]. 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2020, 18(8): 1711-1721.

Shrawat A K, Carroll R T, DePauw M, et al. Genetic engineering of improved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in rice by the tissue‐specific expression of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J]. 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2008, 6(7): 722-732.

Wu J, Zhao Q, Liu S, et al.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identifies new loci for resistance to Sclerotinia stem rot in Brassica napus[J].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2016, 7: 1418.

《作物改良与诱导型启动子和组织特异性启动子更配》
点赞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